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不少人觉得在家准备年夜饭太累,就想在酒店提前预订算了,于是部分商家就适时推出了"年夜饭预订"服务。 本来是一件好事儿,结果因为年夜饭预订花 样太多,套路太深, 比如虚假宣传、只有套餐、定金不退,消费者被搞得苦不堪言。
一个多月以前,消费者陈先生就已经在一家中高端品牌中餐馆订好了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这是他们家坚持了八年的一个春节必备项目。陈先生表示,虽然在餐厅吃年夜饭比较省心,但北京今年各大餐厅搞的"按人数套餐制",真的让人心里很不舒服,而且餐厅还要求消费者签订餐合同,看似正规,实际上对消费者来说,非常不公平。早在 2014 年 11 月,为了规范餐饮业行为,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了《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国家不允许设置最低消费,有些商家就在年夜饭上又弄出这么一招:套餐制。比如只提供 280 元一位、380 元一位、580 元一位的套餐,或者直接设置一桌数千元的套餐,反正就是不让你单点。有记者随机在美食点评 App 上搜索,很多可以预订年夜饭的商家都要求消费者按人数购买定额套餐。北京有家餐厅就规定了,6 个人必须购买 2188 元的套餐,12 个人就必须购买 4188 元的套餐,而且还得加收 10% 的服务费。还有的餐厅是按人数规定套餐价格,有的餐厅还提出要求,除夕当天消费的,在预订套餐时,必须得缴纳全款。各位要订年夜饭的消费者,一定要搞清楚这二者的区别。"定金"有担保的作用,且不能超过总价款的 20%。如果商家违约,会承担向消费者支付双倍"定金"的违约责任;如果消费者违约,商家就不会返还"定金"。而"订金"具有预付款性质,但它不具备"定金"所具有的担保性质,无论商家或者消费者违约,可按照双方事先的约定去执行。消费者在付款前一定要参考行程安排,谨慎选择。由于是提前预订,消费者可能会面临计划变更,如果不退定金的话,就只能吃亏了。因此,中消协提醒, 消费者在与餐厅签订书面合同时,应注意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 金"。1、预订年夜饭或在外就餐,应选择卫生健康部门评定的卫生安全等级 B 级以上餐饮企业。2、最好对餐饮场所实地考察,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细节,对菜品名称和实际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3、在合同中应注明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4、保留购物凭证,确保维权有据。消费者一定要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费发票、定(订)金单据等凭证,这是发生消费纠纷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